指尖綻放的蓮花

——青海黃南木刻雕版印刷藝人桑杰和他的兒子們

任 慶

2020年04月24日10:02  來源:青海日報
 

桑杰在教孫子雕版技藝

  村民們在上雕版印刷培訓課

  雕版 《吉祥八寶》

  木刻雕版?zhèn)鞒腥死?/p>

  雕版 《和睦四瑞》

  雕版 《隆達》(祝愿吉祥如意)

  桑杰家雕版印刷的日常(任慶 攝)

  一

  霧雨蒙蒙的清晨,我們驅車來到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郭麻日村。

  空氣中彌漫著松柏的清香,和著村道旁青草與泥土的味道,對我來說,這是最溫暖的鄉(xiāng)村味道。

  郭麻日村是熱貢地區(qū)土族、藏族混居的村落。古村建筑歷經滄桑,獨具風格,一二百年的土樓隨處可見。如同同仁縣的其他村落,這里的很多人家都會繪制唐卡,會石雕和木雕技藝。不同于其他村落的是,郭麻日村從事木刻雕版印刷的僧俗藝人居多。2006年,郭麻日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也是青海省唯一獲此稱號的行政村。

  通往村落的鄉(xiāng)間窄路,是平滑的圓形青石與泥土鋪就的深遠小徑,夾在兩面高聳的泥草院墻間,顯得神秘而悠遠。

  繞過夯土版筑的圍墻,推開色跡斑駁的老木門,一座古樸土樓呈現(xiàn)在眼前。樓臺上,端坐著一位老人,在與老人目光相逢的一刻,那浸滿笑意的雙眸,傳遞給我一份溫暖和踏實。他,就是當?shù)刈钣忻麣獾拿耖g木刻雕版大師桑杰。

  循著踏梯走到二樓平臺,目光所及都是各種雕版印刷用具。“這些字符像朵朵盛開的蓮花,好漂亮呀!”我端詳著手中的一塊精美小雕版感慨道。

  “那是經文雕版!崩先说娜齼鹤永┬χo我解釋。說話間,老人和他的大兒子安拉扎西也走進來,一同和拉旦忙碌起來,眼下,他們正為村民趕印各種經幡福聯(lián)和訂制的雕版。

  俯首、屏氣、凝神、擤刀、推行……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行云流水般的雕刻,心底暗自贊嘆。拉旦的聲音及時傳來:“雕刻前先要根據(jù)雕版內容,在紙上按所需規(guī)格書寫文字或描繪各種圖形,然后反貼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據(jù)文字和圖案刻出陽體,做成雕版!

  刻刀、鏟鑿、木槌,在他們手中儼然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你看,他們時而用細如針尖的月刀和柔若舞女的纖指,隨著木屑的起落行走在木板墨線間,將眼前圖景幻化為舞動的芭蕾;時而用一指寬的鏟鑿,以匠人的鐵臂將文字圖案鑿刻于紋質細密的樺木上……工具起落之間,一個個字符,逐一顯現(xiàn);一朵朵蓮花,依次盛開。用心凝氣聚力,馭神行歌走弦,手起刀落間,便是一念忽起一念落,一生修行。

  “這才是初品,還需刷磨掉細小的木屑,用清油將雕版涂刷三四次至浸透,再用開水洗凈墨跡,就變成了潤滑堅固的雕版。”拉旦替桑杰老爸給我們講解道。

  刻好一塊雕版至少需要一兩個月,有些則要更長時間。桑杰老人拿出一塊成品雕版舉起向我們展示,透過光線,雕版上的圖像和文字看上去油潤而透明如玉般,漂亮極了!

  說話間,安拉扎西和拉旦開始印刷。87歲的桑杰老人坐在沙發(fā)上當監(jiān)工,不時上前給兒子們搭把手。印刷前先調墨,在自制的石窩里倒入適量的墨汁,攪拌均勻,墨不能太濃或太淡,然后用老粗布蘸著墨汁均勻地涂抹在刻版上。準備好印刷前的工作,父子一同將印刷用的絲帛進行量裁,一張張絲帛平鋪在刻版上,再蓋上一張同等大小的紙張固定,用棕毛刷子刷擦覆蓋絲帛的紙張,四周用力均勻,使雕版上的墨汁轉印到絲帛上,然后輕而快地掀開絲帛,所需的印件便躍然帛上。

  平日里常常看到藏族人家門楣上懸掛的福聯(lián),約略知道和漢族過年貼的春聯(lián)一樣有著祈福、辟邪的寓意,表達著五谷豐登、和睦美滿的心愿。而對藏族福聯(lián)的各種文圖的意思和典故知之甚少。

  “不同的雕版有不同的內容,不同圖案印件的擺放也是有講究的……”桑杰老人邊說邊從已經制作好的雕版印件中拿出幾幅展示給我們看——瞧,那妙相莊嚴的佛像是蓮花生大師,是印度佛教史上的大成就者之一,是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那手持法器的獅面空行母,其原始法身為般若佛身,報身為金剛亥母,是蓮花生大師之護法,具大威神力;那相貌兇惡的馬頭金剛,是觀音千千萬萬化身中之一種化相,是幫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忿怒形相;還有迎風飄揚的風馬旗,藏語為“隆達”,亦稱為“風馬經幡”。經幡的中心是一匹駿馬,駿馬形象是神速的象征。祈愿受五種自然物制約的世間一切事物,由對立轉向和睦,由惡轉向好轉向善……藏民族認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嶺、大江莽原的守護神,他們經常騎著風馬在雪山、森林、草原、峽谷中巡視,保護雪域部落的安寧祥和,抵御魔怪和邪惡的入侵。因之,普天之下,莫非神佑,有藏胞的地方就有風馬……

  這些福聯(lián),滿載著百姓心中的神話故事,滿載著他們的美好愿望及對生活的感念之情。對于制作它們的桑杰和他的兒子們來說,每日沉浸其間,內心深處自有一份深深的虔誠,而看著村民們小心翼翼地包裹好各色福聯(lián),在連聲道謝后遠去的身影,那無限的滿足感便會溢于言表。

  二

  時間在桑杰父子手下靜靜流逝,桑杰的兩個小孫子也默默參與進來。四歲的大孫子乖巧地依偎在爺爺身旁觀望,嘴里還嘬著奶嘴的小孫兒也安靜地坐在父親拉旦的腿窩里看著大人忙活。從兩個孫兒平靜專注的神情中,足以看到這已成為這個家庭的日!L輩們的耐心、恒心和匠心,讓孩子們打小就耳濡目染,心靈眼活。

  眼前這滿含親情和暖意的畫面,陡然定格在我心靈的雕版上,印跡清晰,充滿張力。

  說起桑杰的藝術之家,在當?shù)孛麣夂艽螅麄兪峭士h唯一靠雕版印刷代代相傳過活的家族,傳承歷史源遠流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1932年出生于同仁縣郭麻日村的桑杰老人,從嬰兒時就伴隨在雕刻技藝精湛的父親拉加身邊。7歲起他正式跟父親學習藏語及繪畫、雕刻的基礎知識,12歲,學習木刻雕版和印刷!袄L畫不僅要掌握線條、造型和構圖,靈性、情感和技術也不可或缺;雕刻,不僅要懂得木料的選材,更要講究刀法,要熟練使用大斜刀、U型刀、小月刀等幾十種刀具鑿鏟,真是不容易!記得最初正式學刻繁復的藏文,刀刻走向由右往左,一天也只能刻一行。生怕刻壞了而前功盡棄!鄙=芾先嘶貞浿晟贂r學藝的點點滴滴。他說,17歲時,自己跟隨夏吾達杰師傅學習雕版及繪畫技藝,以后又跟隨更登謝熱大師在隆務寺學習壇城技藝。在郭麻日寺,還跟隨旦巴曲培大師學習時輪金剛立體壇城技藝,在郎木寺,跟隨叁木丹大師學習普光照明立體壇城……他用畢生的時間學習和掌握了繪畫、雕版、印刷及復雜的各類雕刻技藝,備受鄉(xiāng)親們的尊重和賞識。學成后,他常年為寺院和民間刻雕版,所雕刻的內容很多,其中記憶深刻的就是家族的十幾戶親人花費六七年的功夫而雕刻了三本經書,所有的雕版加起來有一千五百多個。

  “太辛苦了!后來許多親戚都放棄了雕版技藝,真是可惜!”桑杰惋惜地說著。

  幾十年如一日,老人的雙手因常年勞作而變形裂口了,老人的舊衣沾滿了墨跡,而那張皺紋密布的笑臉,卻洋溢著陽光,輝映出他內心的滿足與幸!前。菓{著這樣一份熱愛民間藝術的熾烈之心,和一份傳承歷史文化的癡心擔當,使他得以全身心投入古老的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中,雕刻出了美妙絕倫的人間精品。

  眼前一幕,令我感喟不已。

  回到西寧,我去商場精心為老人挑選了一件新衣,并交給老人的兒子扎西帶回去。不想,扎西回到家,就發(fā)來老人穿著新衣的照片和視頻?吹贸,老人是由衷的開心,他穿著新衣站在院子里,那雙靈巧又粗糙的大手一時竟無所適從的樣子,想去摸摸新衣,又怕被油墨弄臟。我看到,不禁莞爾。

  那一刻,老人的內心一定感受到了一個陌生人給予他的如子女般的關愛與崇敬。

  桑杰的雕刻作品有藏傳佛教的梵文和藏文典籍經卷,還有各式各樣的佛像、壇城、佛咒、佛塔、法輪等。他的雕版風格受四川德格印經院和青海塔爾寺印經院的影響較大。他刻的雕版,線條精細入微,刀勁有力,構圖飽滿,在一塊不足20厘米見方的木板上,可刻四尊各式佛造像及文字,周圍配置流云,日月、山水、花草,畫面豐富多彩,形象逼真,尤其是佛造像,其姿態(tài)、袈裟,衣襟、飄帶,纓簪明晰而充滿動感。在他晚期的雕刻技藝中,壇城更為耀眼。在藏傳佛教當中,壇城的表現(xiàn)內容很多,諸如繪畫壇城、彩堆壇城、立體壇城、雕刻壇城等等。而其中雕刻立體壇城工藝最為復雜,難度大,門檻高,只有佛宗法師許可并授予資格的高水平藝人才可以做壇城雕刻,因此,掌握此項技藝的匠人極少。桑杰雕刻的立體壇城及繪畫作品分布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多地,如《勝樂金剛壇城》《普光明照壇城》《千手千眼觀音壇城》等作品留存在一些知名寺院。還有藏傳佛教法會的雙面鼓、蓋傘、手持法器等多個用品。這些精致的手工藝品繼承和發(fā)揚著藏傳佛教的傳統(tǒng)文化。

  2007年在“中國青海熱貢唐卡藝術品博覽會”上,桑杰的塔雕壇城獲大獎;2009年,桑杰被聘為青海熱貢藝術協(xié)會委員會委員;2010年,其木雕立體壇城作品在第三屆青海國際唐卡藝術與文化遺產暨熱貢唐卡(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榮獲三等獎,同年,桑杰獲得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青海省經濟委員會共同授予的“青海二級民間工藝師”榮譽稱號。

  三

  “所謂傳承,就是對技藝一絲不茍的用心,對夢想單純不改的初心,還有,對生命至親的懷念與愛心。”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桑杰的三個兒子都繼承了祖輩嚴授的技藝。在掌握雕版、印刷、彩繪壇城及木雕壇城等各項技藝的同時,三個兒子各有所長。三兒子拉旦主承雕版印刷術這項傳統(tǒng)工藝,無論從描稿繪畫還是雕版水平都技高一籌,如今家中承接的各種雕版及印刷經幡的活兒都由拉旦承做,活多時少不了父親和哥哥一同協(xié)做,這也是家中生計的部分來源。二兒子更登達智是熱貢藝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出家入寺,潛心修行,安心做彩繪壇城,在當?shù)匾彩切∮忻麣。大兒子安拉扎西主攻雕刻壇城,如今已是青海同仁縣熱貢藝術協(xié)會會員。2014年,他獲得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美術(壇城)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12月,經黃南藏族自治州民間工藝大師評審委員會批準,被授予首屆州級民間工藝大師榮譽稱號。其木雕壇城技藝尤為精湛,他憑借藝術靈性和精工打磨的作品,不僅為自己爭得許多榮譽,也代表當?shù)孛褡逦幕说饺珖鞯卣故镜癜嬗∷⒑湍镜駢堑乃囆g美,將傳統(tǒng)的民間文化傳播得更遠……

  攏天地為箋 ,捻歲月為刀,一刀相握,那是幾代人傾注的情感!中華民族的悠悠歷史,在古籍畫卷中獲得了重生,雕版也走上了世界的舞臺。2009年,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作為榮享“活化石”之稱的雕版印刷,不僅在當?shù)厣钍軞g迎而且在河湟大地以及許多佛教盛行的地區(qū)備受青睞,并且,得到了國家的保護,F(xiàn)今,桑杰家雕版印刷的客源不斷,其中一部分人請購他家的精美雕版作為藏品。拉旦笑著介紹說,他們父子幾人雕刻的五百多個精美佛像和經文雕版幾乎都被請購走了。如何更好地將雕版印刷技藝傳承下去?這也是桑杰及其兒子們目下正在努力開展的工作?上驳氖,當?shù)卣疄檫M一步做好熱貢雕版及各種木雕藝術的搶救、傳承和保護工作而給予了一定的幫扶和支持。2014年,在郭麻日村創(chuàng)建了集設計、生產、銷售、培訓、宣傳、展覽為一體的“熱貢木雕傳習中心”。桑杰父子及一些優(yōu)秀的民間藝人承擔起了中心培養(yǎng)傳承人的重任。

  為了實現(xiàn)“文旅融合發(fā)展,非遺技藝幫扶農民脫貧就業(yè)”的目標,讓文化帶動當?shù)氐漠a業(yè)發(fā)展,積極引導農牧民群眾從事熱貢藝術事業(yè),拓寬就業(yè)渠道,實現(xiàn)經濟增收,雕版?zhèn)鞒腥嗽谡莆諅鹘y(tǒng)技藝的同時,赴外地進行考察、觀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讓非遺技藝“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

  在郭麻日那古老的村落里,桑杰一家子承父業(yè),血脈相傳,使木刻雕版印刷術這一文化香火延綿不斷,父子們的古老匠心,在富有生命和靈魂的刻刀的游走中,熠熠生輝……

(責編:馬建輝、楊陽)

推薦閱讀

禄丰县| 福安市| 柳林县| 玛纳斯县| 甘南县| 辛集市| 六枝特区| 峨眉山市| 南陵县| 东至县| 陆良县| 榆林市| 阿瓦提县| 定兴县| 馆陶县| 庆阳市| 临清市| 芜湖市| 称多县| 福建省| 万宁市| 会泽县| 庆城县| 临城县| 兰溪市| 鹿泉市| 蕉岭县| 鄂伦春自治旗| 山阳县| 安福县| 乌拉特中旗| 三门峡市| 长垣县| 易门县| 浪卡子县| 治多县| 武清区| 大足县| 桃园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