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精準治沙實現(xiàn)“綠進沙退”

李琳海

2021年06月21日08:59  來源:新華社
 

  58歲的祁自輝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沙珠玉鄉(xiāng)上卡力崗村,該村海拔近3000米。20年前,當?shù)厣郴瘒乐,很多農(nóng)牧民被迫舉家搬遷至縣城。

  “從我記事起,一直過著與沙漠做斗爭的生活。春季,只要一刮大風,我家院落里的沙子就能掃一簸箕,家里養(yǎng)的牛羊身上也有沙子,F(xiàn)在沙子穩(wěn)住了,村民也不受沙子‘欺負’了!逼钭暂x說。

  16日,記者驅(qū)車來到離祁自輝家約3公里的共和縣塔拉灘治沙點時,看見樹苗整齊地排列在沙區(qū)中,長度為1.5米的草方格、黏土和尼龍沙障分布在各沙丘中,幾年前種在這里的檸條已超過2米高。

  2014年以來,共和縣在塔拉灘地區(qū)大力實施三江源二期生態(tài)治理、“三北”防護林、塔拉灘封禁保護、防沙治沙示范區(qū)等一批生態(tài)修復工程,累計投入防沙治沙建設資金1.37億元,人工造林43.9萬畝、封山育林44.6萬畝、工程固沙0.33萬畝。

  “檸條根部的長度是樹干的3倍,扎進沙土深處,固沙能力很強。一代代林草人也像檸條一樣扎根沙漠,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與苗木和沙子為伴。沙漠變綠洲,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惫埠涂h林業(yè)和草原局三江源項目負責人華旦尖措說。

  每年4月至5月,祁自輝和其他村民到附近的沙丘里進行植樹,他們兩人一組,用高壓水槍在沙地里打孔后,將烏柳等樹種栽進沙地。在綠化家園的同時,村民們平均每天每人還能有150元收入。

  青海省是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大、分布廣、風沙危害嚴重的省份之一,在多年高寒防沙治沙實踐中,當?shù)睾Y選出了種育苗試驗、沙障固沙、沙地造林育草等一系列治沙技術(shù)和治理模式。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315國道旁,是克圖國家級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qū)。夏季一場大雨后,沙地上種植的烏柳、青海云杉郁郁蔥蔥,與遠處的沙島形成鮮明對比?藞D治沙點被大片綠色覆蓋,確保了青藏鐵路和國道的安全。

  克圖治沙點位于我國最大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東北岸,與青海湖的直線距離約2公里,屬湖濱沙地。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受自然及人為因素影響,克圖沙區(qū)以每年十幾米的速度向東北蔓延,沙區(qū)外圍草地大面積沙化,原生植被逐年減少,河流出現(xiàn)季節(jié)性斷流,青海湖水位下降。

  “每年冬春季節(jié),呼嘯的寒風夾雜著黃沙,給當?shù)孛癖娚a(chǎn)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沙漠化的不斷蔓延和逐年擴大,嚴重威脅到青海湖和青海的生態(tài)安全!焙j炭h林業(yè)站站長馬文虎說。

  為控制沙漠化面積擴大,恢復沙區(qū)植被,20世紀80年代起,海晏縣對6萬畝沙區(qū)實行了長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采取“以封為主、封造結(jié)合”的方法,減少沙地流動。精準治沙收效明顯,海晏縣沙漠化土地面積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48.6萬畝,減少到現(xiàn)在的99.3萬畝。

  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提供數(shù)據(jù)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61.15萬畝,完成投資18.86億元。青海防沙治沙實現(xiàn)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zhuǎn)變,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續(xù)呈現(xiàn)“雙縮減”態(tài)勢。

(責編:楊啟紅、劉沛然)

推薦閱讀

昌黎县| 英吉沙县| 衢州市| 威宁| 白水县| 清远市| 华安县| 长治县| 江口县| 临夏市| 木里| 亚东县| 麟游县| 建始县| 馆陶县| 确山县| 彩票| 浦江县| 会理县| 密云县| 迭部县| 平定县| 搜索| 弋阳县| 塘沽区| 宜宾县| 星子县| 即墨市| 龙川县| 雅安市| 定陶县| 西青区| 定州市| 隆德县| 河源市| 吴江市| 松原市| 肇源县| 大渡口区| 黎城县|